一览,致力于服务7000万专业技术人才! 客服热线:0755-86153516

东华大学

  • 院校简介
  • 院校生源
分享到:

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东华大学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之勇气,坚持走“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发展之路,在“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中独树一帜。   地理历史:学校地处中国上海,三个校区分别位于松江区和长宁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园环境优美宜人,系“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是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   基本情况: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纺织、服装艺术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旭日工商管理、机械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外语、人文、理学12个专业学院,另有成教学院、网络学院、体育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合作办学的东华大学莱佛士国际设计专修学院。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本科专业,学科涉及工学、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共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同时设有11个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检测中心,2个国家“111”引智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校学生近3万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本科生近15000人,成教生近6000人,留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院士8名、长江学者和长江讲座教授6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有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等荣誉获得者,高级职称教师近700名。   教育教学:学校秉承“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以“崇德博学、砺志尚实”为校训,推行“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国际化的办学视野和严谨求实的教学管理,面向全球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专门人才。学校持续深化学分制改革,对全体学生实行“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之上,宽口径、柔性化的专业教育”;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的个性化教育”;并在完善

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东华大学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之勇气,坚持走“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发展之路,在“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中独树一帜。   地理历史:学校地处中国上海,三个校区分别位于松江区和长宁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园环境优美宜人,系“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是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   基本情况: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纺织、服装艺术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旭日工商管理、机械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外语、人文、理学12个专业学院,另有成教学院、网络学院、体育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合作办学的东华大学莱佛士国际设计专修学院。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本科专业,学科涉及工学、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共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同时设有11个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检测中心,2个国家“111”引智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校学生近3万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本科生近15000人,成教生近6000人,留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院士8名、长江学者和长江讲座教授6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有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等荣誉获得者,高级职称教师近700名。   教育教学:学校秉承“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以“崇德博学、砺志尚实”为校训,推行“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国际化的办学视野和严谨求实的教学管理,面向全球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专门人才。学校持续深化学分制改革,对全体学生实行“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之上,宽口径、柔性化的专业教育”;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的个性化教育”;并在完善学分制的基础上,推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培养的教育模式,学生在校学习1至2年后可在专业大类内自主选择专业(方向)。2007年开始,我校艺术类招生享有与独立设置艺术院校同等的自主权,并获得2008年本科招生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2007年,学校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1人入选第四届国家教学名师,纺织工程、纺织材料、服装艺术设计3个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轻化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日语专业6个专业项目入选国家特色专业项目,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学校共有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入选110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近年来,学校有6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获得提名。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央电视台CCTV杯全国模特大赛、上海市发明创造三枪杯竞赛等重大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金奖或冠军。毕业生就业状况态势良好,研究生就业率连续多年100%,本科生就业率近年来均保持在95%以上。2009年,学校学生就业工作荣获“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科科研:按照“坚持特色、拓宽基础、加强交叉、按需发展”的学科发展思路,学校学科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十五”“211工程”建设被“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正式确认为“优秀”。纺织科学与工程在历次教育部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同类学科第一。2009年,在邱均平等编著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中,学校48个二级学科中有18个学科比上年上了一个等级,优势级别学科从9个增加到15个。依托国家和教育部科研基地,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科技攻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学校连续七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连续两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收录总数超过世界其他9所著名纺织院校的总和。此外,学校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建筑、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特别是为我国神五、神六、神七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学校申请和授权的专利数也不断提升,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   合作交流:学校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世界70多所知名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90多个国家培养了大批留学生。学校积极推进合作办学,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日本服装文化学院、德国劳特林根应用科学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名校拓展了6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并与美国纽约时装学院、英国伦敦艺术大学、意大利米兰欧洲设计学院、法国鲁贝国立纺织学院、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等十余个大学建立了学生交流项目。学校重视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举办了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第25届国际数据工程大会、第34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预选赛、2009美国纤维学会、环境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等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并自1995年以来每年成功承办年度上海市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凸现着学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日益活跃的国际交流新局面。   松江校区简介   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坐落在松江新城区,位于松江大学园区的东北部,北临余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南倚历史文化名镇——松江。松江大学园区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 周围有沪杭高速公路、沪青平高速公路、318 国道、轨道交通9号线等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捷。   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占地面积约1500亩,已有建筑面积近33万平方米,拥有图书馆、体育馆、多媒体教室、基础与专业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会议中心、影剧院、活动室和多功能餐厅等先进的教学、科研及生活用设施,现共有近1万名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在松江校区学习生活。   松江校区建设注重以人为本,旨在建设生态化、人文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大学园区,并融江南园林特点与现代建筑风格为一体,体现东华大学独特的校园风貌。校区中心有100余亩的湖泊-镜月湖(被国家水利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水利风景区”,成为松江区七个水利风景区之一,也是松江大学园区中惟一的国家生态水利风景区。)和图文信息中心大楼标志性建筑,周围环绕有教学区、实验区、学院区和运动生活区四大区域。   中心区   图文信息大楼: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由图书馆、学术会议中心、计算中心和网络中心等组成。其中:图书馆总使用面积约1.9万平方米,藏书总册数约95万册,其与延安路校区图书馆联网,资源共享。学校图书馆作为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系统)成员单位,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和网络版光盘数据库,能为学生提供书刊借阅、参考咨询、网上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计算中心目前有9个机房,配有1000多台计算机,为全校学生提供上机服务。会议中心拥有3个多功能报告厅和7个小会议室,安装现代化的电气设备和音响系统,可举行各类报告会、学术研讨会。网络中心和监控中心为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上网服务和安全保证。   教学区   体育馆:总建筑面积10480平方米,为学生上课和业余活动用室内体育场地,包括篮排球、手球、羽毛球、乒乓球、攀岩等场地及跆拳道房、武术健身房、室外游泳池等。   第一、二教学大楼: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共有各类教室150余间,座位1.5万个。其中多媒体教室近70间,配有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展示台,网络,音响设备,教师可以通过上网查询、下载、传递、转播等电子手段上课。   实验区   综合实验楼: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1楼和A区各楼层为物理实验室,B区2-3楼为电子电路实验室,4-5楼设9个语音室。   化学实验楼:总建筑面积约6400平方米,实验设施齐全,能为纺织、化工、材料类学生提供良好的化学实验环境。   工程训练中心:总建筑面积约4600平方米,分设锻工、铸造、焊接、车工、铣工及数控等10余个车间,可供全校各类专业学生进行金工实习。   纺织、机械实训楼:总建筑面积约7200平方米,可供专业学生进行纺织、机械类实验和实习。   学院区   一号学院楼:总建筑约1.1万平方米,一楼为体育部和部分学院办公室,         二楼为计算机学院,三楼为人文学院,五楼为外语学院。   二号学院楼:总建筑约1.4万平方米,A区为信息学院,B区为理学院。   三号学院楼:总建筑约2.1万平方米,为纺织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四号学院楼:总建筑约3万平方米,为机械学院、环境学院。   五号学院楼: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为材料学院和分析测试中心。   运动生活区   学生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内设3500平方米的第一餐厅,共有3000个座位。其余近1万平方米为学生活动中心,分为艺术排练、休闲娱乐等区域。中心共有乒乓房、健身操房、琴房、桌球房、视听室、音乐室、棋牌室等等40多个活动室;一楼公共服务区内设教育超市,书店,邮局,银行自动取款机和一个1000座位的剧场,满足同学们工作、学习、娱乐和生活的需要。   第二餐厅:总建筑面积约8400平方米,1-2层为普通餐厅,3楼为招待餐厅,共有9个小包间和一个大堂,可举办各种招待、宴请活动。   运动场地:一个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田径场,内设人工草皮足球场,另有10个篮球场,9个排球场,8个网球场,1个沙滩排球场和1个手球场;一座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体育馆和一座有10000座位看台的体育场;体育场建设标准达到国际田联要求,2007年“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在东华大学体育场成功举办。   教师之家:建有185个单人客房,内设空调、淋浴、电视、电话、网络等现代化设备,可供教师临时住宿。   学生宿舍:学校学生入住东方明珠二期学生公寓,地址:文汇路300弄。本科生4个人一间,房内有阳台,电扇,电话;每层厕所公用,楼底层有公共浴室。   商业网点和交通: 文汇路上已开设工商银行,邮局,书籍、文具、饮食等各类商店,学生可在2.5公里的学生街上购物和消费。   双休日松江大学园区和市区有直达车,可将学生快速送往市区。平时大学园区内有3、 4 、8路车和各类专线车,学生可以方便地乘车到松江老城区和上海各地。    松江大学园区简介 松江大学园区是一个由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7所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组成的综合性大学园区。各校根据“自愿结合、平等协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原则, 在保持各校自主办学和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形成大学园区办学特色,主要表现在:具有较为健全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开设有跨校辅修专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选择空间;跨校互聘教师,提供优秀的师资和教学;活跃园区内学术交流,提供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提供一流信息交流平台,开通虚拟图书馆。目前大学园区共有学生7万余名 。

  • 成立年份:1951
  • 学科范围:理工类
  • 办学层次:普通本科
  • 所在地区:上海-松江区
  • 办学体制:公办院校
  • 学校主页:http://www.dhu.edu.cn
  • 学校微博:未完善
  • 院校特色: "211"工程
学院/系 专业名称 学历 应届生(人)
纺织学院 纺织品设计 本科 40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本科 22
纺织工程 本科 267
纺织工程 硕士 63
纺织工程 博士 11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硕士 44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博士 18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硕士 11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博士 1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本科 255
机械工程 硕士 24
材料加工工程 博士 5
材料加工工程 硕士 10
机械设计及理论 博士 7
机械设计及理论 硕士 25
机械电子工程 博士 4
机械电子工程 硕士 25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博士 1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硕士 25
工业设计 本科 79
工业设计工程 硕士 21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128
自动化 本科 130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17
通信工程 本科 118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硕士 5
通信与信息系统 硕士 30
电气工程 硕士 12
电子与通信工程 硕士 2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硕士 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54
软件工程 本科 70
信息安全 本科 68
网络工程 本科 33
软件工程 硕士 30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硕士 36
计算机应用技术 硕士 33
计算机系统结构 硕士 10
计算机技术 硕士 10
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本科 111
艺术设计 硕士 25
设计艺术学 博士 2
设计艺术学 硕士 62
服装设计与工程 博士 4
服装设计与工程 硕士 56
艺术设计 本科 235
工业设计 本科 40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 61
动画 本科 26
表演 本科 30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本科 65
纺织工程 硕士 14
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轻化工程 本科 69
化学工程 硕士 9
纺织工程 硕士 24
生物化工 硕士 2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硕士 20
有机化学 硕士 21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博士 22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硕士 52
应用化学 硕士 29
生物工程 本科 29
应用化学 本科 63
生物工程 硕士 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本科 11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博士 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硕士 18
材料加工工程 硕士 36
材料学 硕士 36
材料物理与化学 博士 45
材料物理与化学 硕士 27
复合材料与工程 本科 49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本科 45
材料工程 本科 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本科 62
环境工程 硕士 31
环境科学 博士 13
环境科学 硕士 20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博士 5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硕士 24
热能工程 硕士 5
环境科学 本科 27
环境工程 本科 45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本科 28
动力工程 硕士 4
人文学院 法学 本科 53
行政管理 本科 45
公共关系学 本科 48
教育技术学 本科 42
科学技术哲学 硕士 8
中国近现代史 硕士 10
行政管理 硕士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 硕士 6
外语学院 英语 本科 84
日语 本科 50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硕士 22
翻译 硕士 6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 本科 60
金融学 硕士 20
国际贸易学 硕士 13
会计学(财务管理) 硕士 16
技术经济及管理 硕士 10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硕士 22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博士 2
企业管理 硕士 35
企业管理 博士 18
物流工程 硕士 29
产业经济学 硕士 14
世界经济 硕士 8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23
物流管理 本科 8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67
会计学(财务管理) 本科 134
金融学 本科 169
电子商务 本科 27
市场营销 本科 58
旅游管理 本科 60
会展经济与管理 本科 36
工商管理硕士 硕士 215
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68
统计学 本科 65
应用物理学 本科 43
光电子技术科学 本科 52
应用数学 硕士 23
固体力学 硕士 3
重置条件
更多   同城其他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 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华东政法大学

  • 同济大学同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