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声识旧时 ——即将消逝的职业:打更
发布时间:2012-06-15 新闻来源:南方日报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部《新白娘子传奇》,让“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八个字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回忆。这八个字里,饱含着深夜里暗自垂泪的妻子对良人的无限思念,也流淌出传统社会集体生活的脉脉温情。在乡土中国已然支离破碎的今天,安徽的一个古镇上仍有打更人为乡亲守夜。
从他的讲述中,记者试图为你还原这份正在衰落的职业。
600年小镇尚存江南古韵
老蒋的家乡在古徽州歙县富堨镇,这是一座占地只有一平方公里不到的小镇,镇上的600多户人家大多靠种植稻田为生,两条穿镇而过的小河成就了这里“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韵。
老蒋说,小镇建于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个名副其实的古镇。“小时候,走在街巷的青石板路上,特别喜欢仰起头,张开嘴,让雨后的水珠从高悬的酒幡上落入口中,再用舌尖轻轻品尝,一瞬间,仿佛雨水都有了陈酿的味道。”
岁月变迁,昔日的青石板路现已被水泥路取代,而曾经不分寒暑全年值勤的打更,也成了只有正月天里才会出来点缀一下民俗的“保留项目”。老蒋就是镇里的一名打更人,在年近60的他看来,这项古老的职业已经无法抗拒小镇的现代化步伐。衰亡,成了更夫难以避免的宿命。
打更防火防盗兼报时
“建这个镇的时候就有了打更。”每当讲起镇里的打更声,老蒋总是感慨万千。
过去,镇上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家家户户比邻而居,小巷子也不过2米来宽,一旦发生火灾,整条街都可能被烧掉,为此,老祖宗立下了打更的规矩,希望夜里全镇人熟睡时,有个人在街上巡逻,一旦出现火情强盗,能及时唤醒乡亲们。
老蒋说,电视剧里的打更情景大多是演绎,在他的记忆中,“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么文绉绉的词没有哪个打更人喊过,但用的家伙倒是差不多。过去,老蒋打更用的是铜锣和棕树棒子,安徽盛产棕树,棕树外硬里软,掏空树心后做成棒子,敲起来声音特别浑厚。现在,为了省事,就把棕树棒子换成了竹筒,这样一来,声音虽然清亮了,但在夜深人静的小巷里,总会给那些失眠的人一点聒噪的感觉。
“打更是个辛苦活儿,按老祖宗的规矩,我们这里一更天和五更天不打。一更天的时候刚入夜,大家还没有睡下;五更天也不打,因为那会儿天已经亮了;剩下的二更天、三更天和四更天则要雷打不动地打更,即使外面刮风下雨,甚至下雹子,也不能破了规矩。”老将说,除了警惕火情和强盗,打更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报时。
过去,镇上没有什么钟表,也没有手机,白天乡亲们还能看着太阳估摸时间,晚上就只能靠打更人报时了。
“二更天大概是晚上九点,到了该打二更的时候,打更人就敲两下,两下之间停顿很短,然后隔一会再敲两下,就这样边走边敲,走遍全镇。三更天大概是晚上十一点,到了该打三更的时候,打更人就敲三下,一慢两快。四更天大概是凌晨一点,打更人就敲四下,一慢三快。”老蒋说,不论打哪次更,都要走遍全镇,不过镇子很小,转一圈也就半小时左右,两个更次之间,打更人还能回家休息一会儿。
徽州的冬天寒冷,打更时穿穿脱脱很不方便,为了省事,打更人一般和衣而卧,等到要出去打更的时候,就再披一件棉大衣。
传统职业的土壤正快速流失
岁月并非无痕。近年来,现代化大潮带给小镇的改变,已不仅仅是青石路变成了水泥路那么简单。水泥的入侵还改变了当地的建筑,随着土木结构的房子日益被钢筋水泥所取代,全镇人对于火情的关心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浓烈。而时钟的普及和现代人对于辛苦的畏惧,也使得打更人这份职业所赖以生存的土壤快速流失。
“怕累是主要原因,很多人觉得付出和报酬不成正比。”虽然抱有浓厚乡土情愫的老蒋对于报酬并不看重,但在精打细算的年轻人眼中,干这份职业既不体面,又不赚钱。
早在10多年前,镇子里已经不再全年打更,为照顾几百年来形成的习俗,从腊月二十五到正月十六这段时间里,作为“保留项目”的打更还是会夜夜上演。
早年正月里打更,镇里会给点补贴,一晚上几块钱,那时物价低,如果打上20多天,就能赚200来元。这对于赋闲在家的人来说,也算一笔不小的收入了。不过,很多年轻人还是看不上这份职业。老蒋担心,将来有一天,当坚守传统的老人不能继续夜里值更时,这份只在过年期间才会露脸的“保留项目”可能就要永远成为历史了。
旅游业催热打更
职业简报
一览英才网HR研究院职业研究专家邱磊认为,虽然传统意义上的打更正逐渐消失,但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像大理古城、凤凰古镇这样的旅游胜地都在招聘打更人,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其古风古韵。据其介绍,打更人的年龄要求一般为45—70岁,月薪在1000—2000元之间。
其实,不只打更人,很多已经消逝的职业,如轿夫、采诗官等,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又开始重新出现。
南方日报记者 郭彪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网 | MSN | 腾讯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