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悠久 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迄今已有113年办学历史。学校于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学科优势明显 学校生命科学特色鲜明,农、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设有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等15个学院、部,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3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科类齐全 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备教育体系。现有本科专业5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是国家“高层次专家培养高学历留学生”试点项目单位。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专职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710人,博士生导师290人。其中,两院院士5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10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省级优秀创新团队15个。科研实力强劲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专业)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研发中心4个,省部研发中心20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在杂交油菜、绿色超级水稻、瘦肉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马铃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以“六个一”为代表、享誉国内外的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我校被评为国家实施“863”计划先进集体,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优秀 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32门,省级精品课程53门。“十一五”期间,新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新增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8篇。近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年度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6%左右,居全国高校前列;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在30%左右,优势特色专业60%左右;校友中有一批两院院士、省部级领导干部、知名企业家,在校学生中涌现出“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等新一代大学生典范。对外交流活跃 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瑞典、英国、法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同20个国际基金组织和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联系,与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伙伴关系。
办学历史悠久 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迄今已有113年办学历史。学校于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学科优势明显 学校生命科学特色鲜明,农、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设有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等15个学院、部,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3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科类齐全 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备教育体系。现有本科专业5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是国家“高层次专家培养高学历留学生”试点项目单位。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专职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710人,博士生导师290人。其中,两院院士5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10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省级优秀创新团队15个。科研实力强劲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专业)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研发中心4个,省部研发中心20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在杂交油菜、绿色超级水稻、瘦肉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马铃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以“六个一”为代表、享誉国内外的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我校被评为国家实施“863”计划先进集体,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优秀 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32门,省级精品课程53门。“十一五”期间,新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新增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8篇。近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年度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6%左右,居全国高校前列;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在30%左右,优势特色专业60%左右;校友中有一批两院院士、省部级领导干部、知名企业家,在校学生中涌现出“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等新一代大学生典范。对外交流活跃 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瑞典、英国、法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同20个国际基金组织和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联系,与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