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致力于服务7000万专业技术人才! 客服热线:0755-86153516

中国海洋大学

  • 院校简介
  • 院校生源
分享到: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始建于1924年。后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几个时期的变迁,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10月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校名为邓小平同志题写。2002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现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设有20个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67个招生本科专业。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3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大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即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工程硕士(13个专业授权领域)和农业推广硕士(5个专业授权领域)。还具有高校教师(15个专业领域)、中职教师(4个专业领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培育学科)、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7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9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设在我校。还拥有2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个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4个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拥有国家投资亿元,供教学、科研使用的3500吨级海上流动实验室——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2006年6月已被科技部批准正式筹建。2006年9月28日,由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共建,设在中国海洋大学的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揭牌运行。由教育部主管、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等青岛海洋研究优势单位联合建设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方案已于2007年9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标志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始建于1924年。后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几个时期的变迁,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10月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校名为邓小平同志题写。2002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现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设有20个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67个招生本科专业。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3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大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即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工程硕士(13个专业授权领域)和农业推广硕士(5个专业授权领域)。还具有高校教师(15个专业领域)、中职教师(4个专业领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培育学科)、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7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9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设在我校。还拥有2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个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4个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拥有国家投资亿元,供教学、科研使用的3500吨级海上流动实验室——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2006年6月已被科技部批准正式筹建。2006年9月28日,由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共建,设在中国海洋大学的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揭牌运行。由教育部主管、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等青岛海洋研究优势单位联合建设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方案已于2007年9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标志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自己的特殊使命。学校倡导“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目前,有5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1个。现有在册各类学生30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900余人、本科生14000人、留学生1200余人、继续教育生8900人。到目前为止,我校毕业生中已有7位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我校毕业生;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是我校校友董兆乾;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是我校校友蒋家伦;中国第一个南北两极都登上的科学家是我校校友赵进平。现有50余名海大毕业生工作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为“神舟”飞船成功发射做出了积极贡献,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学科领域覆盖较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537人,其中专任教师1298人,博士生导师256人,4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8%,校内50岁以下博士生导师占博导总数的69.4%以上,88.3%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47.2%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3.5%,教师中有一年以上在校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占教师总数的70%,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名列部属高校前茅。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校治学执教: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12个“长江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6人,“筑峰人才工程”、“绿卡人才工程”岗位教授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9人,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58人,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担任顾问、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原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受聘海大顾问、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著名画家范曾担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受聘为名誉教授,7位知名作家受聘为“驻校作家”,还有5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客座教授团”以及来自十几个国家的4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海外教授团”。

  学校科技成果丰硕,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学校实到科技经费2.7亿元;“十一五”以来,承担国家三大科技计划项目数位居涉海单位之首:主持863计划项目总经费2亿元,主持863计划专题课题72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1项,项目经费约6000万元,创学校单项科研项目经费历史之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5年在所有学部获资助,2007年获资助71项,经费约3000万元,位列全国第17位;主持国家重大基础发展规划(973)项目4项。“十一五”以来,我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二等奖25项、人文社会学科省部级以上奖励21项。被SCI、EI、ISTP等收录论文4200余篇,2007年,我校被SCIE收录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32位,引用频次居全国高校第35位;申请发明专利341项,已授权的发明专利215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6项。

  2008年4月,学校“211工程”三期启动建设,“985工程”二期建设扎实推进,学校深化共建、合作发展、纵向提升、横向拓展的实质性建设再上新台阶。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实现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目标,构建起研究型大学的框架;到202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特色显著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学院/系 专业名称 学历 应届生(人)
海洋环境学院 大气科学 本科 96
海洋科学 本科 94
应用气象学 本科 1
海洋技术 本科 4
流体力学 硕士 4
应用气象学 硕士 14
应用气象学 博士 9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声学 硕士 5
计算机技术 硕士 4
凝聚态物理 硕士 3
计算机系统结构 硕士 7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硕士 15
摄影测量与遥感 硕士 3
通信与信息系统 硕士 35
计算机应用技术 硕士 28
信号与信息处理 硕士 32
光学 硕士 6
物理学 本科 25
通信工程 本科 7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121
海洋技术 本科 90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4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61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59
光学工程 硕士 14
计算机应用技术 博士 14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 本科 108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37
分析化学 硕士 17
化学工程 硕士 7
化学工艺 硕士 4
物理化学 硕士 4
无机化学 硕士 5
应用化学 硕士 18
海洋生命学院 发育生物学 硕士 6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博士 5
细胞生物学 博士 4
微生物学 博士 4
生态学 博士 7
遗传学 硕士 12
生物工程 硕士 2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硕士 21
生态学 本科 41
微生物学 本科 12
细胞生物学 硕士 8
遗传学 博士 3
水产学院 水产养殖 博士 19
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 硕士 21
水产养殖 硕士 43
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 博士 9
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 本科 20
水产养殖 本科 52
水产养殖学 本科 84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本科 35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本科 42
渔业综合技术 硕士 20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本科 40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65
食品科学 硕士 28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硕士 31
食品科学 博士 15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博士 5
医药学院 生药学 硕士 5
药学 本科 63
药物化学 硕士 41
制药工程 硕士 7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硕士 6
生药学 博士 2
药物化学 博士 21
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 硕士 9
水利工程 硕士 8
动力工程 硕士 4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硕士 9
工程热物理 硕士 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硕士 9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硕士 23
自动化 本科 99
土木工程 本科 8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64
工业设计 本科 14
工程管理 本科 41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本科 59
船舶与海洋工程 本科 57
水文学及水资源 硕士 2
机械工程 硕士 4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硕士 17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博士 15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规划与管理 博士 11
环境工程 本科 47
环境科学 本科 52
环境科学 硕士 38
环境规划与管理 硕士 9
环境工程 硕士 62
环境工程 博士 7
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 本科 80
农业经济管理 博士 21
农业经济管理 硕士 12
技术经济及管理 本科 13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硕士 14
旅游管理 硕士 31
企业管理 硕士 39
会计学(财务管理) 硕士 40
市场营销 本科 48
旅游管理 本科 30
会计学(财务管理) 本科 149
会计学(财务管理) 博士 8
经济学院 财政学 硕士 3
数量经济学 硕士 8
区域经济学 硕士 11
劳动经济学 硕士 5
金融学 硕士 28
产业经济学 硕士 6
西方经济学 硕士 3
物流管理 本科 68
金融学 本科 74
海洋经济学 本科 29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75
国民经济学 硕士 11
国际贸易学 硕士 25
物流工程 硕士 24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 本科 84
中国古代文学 硕士 14
编辑出版学 大专 10
汉语言文学 本科 75
文化产业管理 本科 67
历史地理学 硕士 12
汉语言文字学 硕士 20
中国现当代文学 硕士 26
法政学院 行政管理 本科 58
法律硕士 硕士 36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硕士 5
国际政治 硕士 7
国际法学 硕士 23
政治学与行政学 本科 44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33
法学 本科 117
行政管理 硕士 36
社会学 硕士 14
经济法学 硕士 12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硕士 16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博士 12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75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59
应用数学 硕士 16
基础数学 本科 5
计算数学 硕士 8
运筹学与控制论 硕士 13
基础教学中心 运动训练 本科 43
教育技术学 本科 34
音乐表演 本科 63
思想政治教育 硕士 9
体育教育训练学 硕士 8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50
地质学 本科 54
勘查技术与工程 本科 55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硕士 18
地球化学 硕士 2
地质工程 硕士 11
矿产普查与勘探 硕士 7
外国语学院 朝鲜语 本科 58
亚非语言文学 硕士 15
日语语言文学 硕士 18
法语语言文学 硕士 6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硕士 43
德语 本科 32
英语 本科 86
日语 本科 65
法语 本科 62
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 41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材料化学 本科 56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本科 71
材料学 硕士 24
材料物理与化学 硕士 15
重置条件
更多   同城其他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 山东科技大学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 青岛农业大学

  •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