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历史使命。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 学校现有院系26个,本科专业5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学科涵盖理、工、文、法、经济、管理、教育、哲学等8个门类,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制造、交通、仪器和管理等领域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北航原有的11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进入全国前5名,2个名列全国第7名。2007年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和增补,有8个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位于全国高校第7名,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由11个增加到28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3681人,其中专任教师2036人, 1466人具有高级职称。院士16人,长江学者33人,长江学者数列全国高校第10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1人,博士生导师56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8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6个。 建校以来,北航共培养11万余名毕业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为22856人,其中本科生12616人,硕士研究生6808人,博士研究生3432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为1:1.23。在校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534人,是国内接收外国工科研究生最多的高校之一。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2006年,获批筹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成为我校航空航天特色和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同时,学校还拥有“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实验室”、“软件开发环境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实验室”、“可靠性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和“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等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中心以及3个省部级工程中心。 学校面向国家和国防战略需求,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学术声誉高,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十五”以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3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48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9项。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历史使命。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 学校现有院系26个,本科专业5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学科涵盖理、工、文、法、经济、管理、教育、哲学等8个门类,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制造、交通、仪器和管理等领域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北航原有的11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进入全国前5名,2个名列全国第7名。2007年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和增补,有8个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位于全国高校第7名,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由11个增加到28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3681人,其中专任教师2036人, 1466人具有高级职称。院士16人,长江学者33人,长江学者数列全国高校第10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1人,博士生导师56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8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6个。 建校以来,北航共培养11万余名毕业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为22856人,其中本科生12616人,硕士研究生6808人,博士研究生3432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为1:1.23。在校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534人,是国内接收外国工科研究生最多的高校之一。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2006年,获批筹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成为我校航空航天特色和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同时,学校还拥有“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实验室”、“软件开发环境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实验室”、“可靠性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和“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等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中心以及3个省部级工程中心。 学校面向国家和国防战略需求,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学术声誉高,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十五”以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3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48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13项,承担国家高技术“863计划”47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8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项,国防预研项目448项,其中千万元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53余项,人均科研经费近年来始终保持在全国高校前5名。 建校以来,先后获得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累计有110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嘉奖,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此外,学校还在自动化领域的飞行模拟器研制、信息领域的海量信息多媒体实时交互工作环境、数字电视与多媒体平台、空天地一体化空中交通服务网关集群平台、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应用于国家级大型会议的电子表决系统、材料领域的高性能非晶合金和高温功能涂层材料、智能技术领域的多自由度机器人,乃至参与“神舟”飞船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武器装备关键技术的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社会的公认与好评。 学校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为契机,全面推行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培养国家的优秀建设者和领军、领导人才。本科教育以“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为培养方针,构建了以三级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代表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标志的科研实践训练体系,创新了高等工程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等高素质人才选拔和培养新模式。2006年,我校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生教育,以“拓宽基础、瞄准前沿、构建团队、自主创新”为培养方针,实施面向大型项目的梯队式培养和具有学术带头人品质的素质培养,实现了研究生、本科生教学实验平台一体化。“十五”以来,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绩斐然,获得1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13门国家级精品课,34门北京市精品课;75项省部级精品教材。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3篇。学校建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国家级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基地,3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6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生源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理工科生源质量基本保持在全国前十名。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9%以上。 几十年来,北航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老校友中涌现出一大批科技精英和治国栋梁,年轻毕业生中出现一大批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莘莘北航学子在校园里也取得了骄人业绩:我校本科生连续十届获得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是全国唯一十次捧杯的高校,并在刚刚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夺得了“挑战杯”;我校本科生独立研制的探空火箭“北航一号”、“北航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我校本科生2009年共参加23项学科竞赛,获省部级以上一等奖17项,其中: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在全国航空航天模型科技创新锦标赛油动载重项目中连续四年荣获冠军并保持纪录;在国际程序设计大赛中获全球诺基亚智能应用移动挑战赛金奖;获中法scilab软件开发大赛二等奖等;北航男排是第一支打入全国男排甲级联赛的大学生球队;学生艺术团在历届全国、北京市大学生文化艺术展演活动中共获一等奖60余项,曾先后赴德、法、日等九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受到广泛赞誉。 积极推进开放办学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把与世界著名大学及跨国公司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合作、人才培养等作为重点,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大力度的国际交流格局,促进学校向“国际知名”的目标迈进。先后与英、法、德、俄、美、日等近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40余所著名大学、知名研究机构和世界级跨国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授予150余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顾问教授,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近千人,主办了40余次国际或双边学术会议。 传承北航精神,永葆名校风采。为实现学校“十一五”规划制定的奋斗目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北航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质量、突出创新、强化特色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成果为目标,紧紧抓住大力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全面振兴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机遇,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学校管理,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营造和谐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力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促进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努力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