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致力于服务7000万专业技术人才! 客服热线:0755-86153516

三峡大学

  • 院校简介
  • 院校生源
分享到:

历史沿革    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6月29日合并成立,是湖北省“十五”、“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直属水利电力部,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成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98年11月通过教育部立项审查,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46年,1978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6年开始举办硕士研究生教育,同时于1998年挂武汉大学等兄弟高校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是湖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自主招生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留学生及港澳学生招生资格,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2009年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签定协议,部省共建三峡大学。2010年被湖北省政府授予“全省扩大开放先进单位”。目前,学校已成为水电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综合性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26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艺术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5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0个;现有2个国家立项建设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工程、工商管理(MBA)和翻译等12个专业硕士学位领域(点),有4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5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4个湖北省优势与特色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21672人,硕士研究生2000人,留学生894人。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83人,其中教授376人,副教授76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2人;有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831人;有“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31个,已聘请“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及楚天学者4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人,湖北名师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8人,有14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

历史沿革    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6月29日合并成立,是湖北省“十五”、“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直属水利电力部,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成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98年11月通过教育部立项审查,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46年,1978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6年开始举办硕士研究生教育,同时于1998年挂武汉大学等兄弟高校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是湖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自主招生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留学生及港澳学生招生资格,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2009年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签定协议,部省共建三峡大学。2010年被湖北省政府授予“全省扩大开放先进单位”。目前,学校已成为水电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综合性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26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艺术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5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0个;现有2个国家立项建设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工程、工商管理(MBA)和翻译等12个专业硕士学位领域(点),有4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5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4个湖北省优势与特色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21672人,硕士研究生2000人,留学生894人。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83人,其中教授376人,副教授76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2人;有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831人;有“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31个,已聘请“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及楚天学者4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人,湖北名师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8人,有14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学校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及16位院士在内的273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基础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建有3个标准田径运动场,1座体育馆,1座综合训练馆;建有5个学生公寓小区,5个标准化食堂,有各类教学实验(实训)中心17个,包含功能实验室128个;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大中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万余台(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42万册,各类数字资源11000GB;建有160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校园网连通全校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网络设施先进、性能稳定,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拓展。2008年被授予“中国教育和科研网三峡地区节点单位”。 科学研究   学校建有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防灾减灾、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等4个湖北省重点实验,水电站仿真、岩土工程研究中心等2个原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肿瘤)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三峡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水库移民研究中心等2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水电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等8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建有勘测设计研究总院1个,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监理、勘测甲级资质,水利行业工程设计、电力行业工程设计乙级资质。    学校近5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900余项,其中国家攻关课题、“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重点科研项目270余项,累计项目经费达6亿多元;有10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0余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30项;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30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累计12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的论文每年500余篇;有80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被应用于水电工程建设、灾害防治、大坝监测、边坡绿化、工程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化工、医药卫生、旅游规划等行业领域。近3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327项,其中省级项目37项;在近两届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5项,其中一等奖8项。学校主办有《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三峡论坛》、《实用医学进修杂志》、《水电工程进展》、《灾害与防治工程杂志》等学术期刊。 人才培养   学校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确立“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精神,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实施教改工程、创新创业工程,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组织开展学科竞赛和文体竞赛活动。近5年来,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英语四级通过率稳步上升;本科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2%以上,居省属高校前列;在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取得了可喜成绩。2011年,我校大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10项;获得省级一等奖25项,二等奖66项,三等奖124项。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湖北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成绩斐然。 开放办学   学校贯彻开放办学方针,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互派留学生等合作关系;设有HSK考点;开办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0年获教育部来华留学生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资格;2007年我校第一所孔子学院在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挂牌成立。    学校与武汉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兄弟高校和科研院所签定了“支持与合作协议”,与中国三峡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宜昌市人民政府、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等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广泛的教学、科研合作与交流。    近5年,学校主办或承办了欧亚高校联盟第五次和第八次年会、全国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第21次年会、联合国大学文化与环境研究网第一次工作会议、第十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政治文明建设与发展论坛、第三届中韩水技术研讨会、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全国第九届岩石动力学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中青年学者研讨会、中国计算力学2008大会暨第七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第三届全国电力人才网络联盟论坛、第四届全国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管理研讨会、三峡物流中心论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三峡高层论坛、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第八届海峡两岸生物学启发的理论科学问题研讨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0余次。学校成立了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香港方树福堂基金会、湖北宜化集团、国务院三峡办移民管理咨询中心等130多家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等组成的合作与发展理事会;学校在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地区以及美国成立有校友分会,参会校友达7万余人。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广泛开展以“围绕中心、把握方向、促进和谐”为特色的党建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校风和学风建设,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学校以培育“爱国、自强、求真、创新”为主旨的“求索”精神为主线,着力营造科学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三峡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获得“湖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学校建立健全了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构筑起团结、和谐、创新的育人生态环境,先后被授予全国“校务公开民主办学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开放办学先进高校”、“湖北省城市园林式单位”、“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绿化模范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省高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二级教代会示范单位”、“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目前,全校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内涵建设与发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大力实施特色发展、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文化引领四大战略。

  • 成立年份:1996
  • 学科范围:综合类
  • 办学层次:普通本科
  • 所在地区:湖北-宜昌市-西陵区
  • 办学体制:公办院校
  • 学校主页:http://www.ctgu.edu.cn/
  • 学校微博:未完善
  • 院校特色: 未完善
学院/系 专业名称 学历 应届生(人)
水利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本科 45
工程管理 本科 130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本科 41
水利水电工程 本科 272
土木与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 本科 216
建筑学 本科 53
城市规划与设计 本科 44
机械与材料学院 工业工程 本科 49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科 6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169
金属材料工程 本科 50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自动化 本科 77
通信线路 本科 23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512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64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5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40
教育技术学 本科 33
通信工程 本科 63
经济与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本科 78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69
财务管理 本科 160
物流管理 本科 76
金融学 本科 70
工商管理 本科 58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28
行政管理 本科 66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62
市场营销 本科 72
医学院 护理学 本科 58
中医学 本科 26
医学影像学 本科 70
临床医学 本科 219
文学与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 本科 145
广播电视新闻学 本科 77
对外汉语 本科 59
法学院 法学 本科 90
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51
物理学 本科 36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5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50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63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工程 本科 96
化学 本科 56
生物科学 本科 43
化学生物学 本科 60
生态学 本科 53
艺术学院 美术学 本科 102
音乐学 本科 47
艺术设计 本科 109
音乐表演 本科 16
舞蹈学 本科 19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本科 134
法语 本科 42
日语 本科 35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本科 105
社会体育 本科 77
重置条件
更多   同城其他大学
  •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 中南民族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