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区高等教育的历史始于上世纪40年代。1948年设立国立康定师范专科学校,1950年学校停办;1960年,根据省人民委员会批示成立了“甘孜专科学校”,开设师范类专业和预科;1961年,因国家调整,学校停办;1985年设立“康定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同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题写了汉文校名;1986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十世班禅大师为学校题写了藏文校名。1992年,学校更名为“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校训是:团结、奋进、重道、精业。 学校位于情歌的故乡四川康定。校园面积412668.9平方米(619亩),校舍面积20.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7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165万元,教学用微机1512台,语音实验室292座,多媒体教室7580座。纸质图书68.8万册,另有电子文献70425册,电子阅览室272座,康巴文献馆特色藏书12861册(函)。教职员工490人,其中专任教师363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1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及以上教师11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学历)以上研究生125人;外籍教师3人。学校的民族性、师范性、地方性特色鲜明,设有藏语文、汉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旅游职业教育、政法、经济管理、环境与生命科学、教育、体育、美术、音乐舞蹈、思政部和预科部等14个教育系(部),在校外建有25个实训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246人。学校将“重道精业、爱我中华、建设康巴”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素质,已培养本专科毕业生20000余人,其中10000余人在藏区服务,多数已成为业务骨干,还有2000多人已提拔到基层领导岗位。 多年来,我校的发展一直受到上级的关心和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川工作时专程来校慰问,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也亲临学校视察,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省教育厅及甘孜州“四大班子”领导多次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为了适应“稳藏安康”及建设“小康甘孜、和谐甘孜、生态甘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004年,州委、州政府在反复认证的基础上,针对康巴地区仅有康定师专一所民族高校的实际,作出了依托我校,筹建本科学院的重大决策;2007年省教育厅将我校升本纳入四川省高校设置“十一五”规划,并纳入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富民安康”工程建设项目。
甘孜藏区高等教育的历史始于上世纪40年代。1948年设立国立康定师范专科学校,1950年学校停办;1960年,根据省人民委员会批示成立了“甘孜专科学校”,开设师范类专业和预科;1961年,因国家调整,学校停办;1985年设立“康定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同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题写了汉文校名;1986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十世班禅大师为学校题写了藏文校名。1992年,学校更名为“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校训是:团结、奋进、重道、精业。 学校位于情歌的故乡四川康定。校园面积412668.9平方米(619亩),校舍面积20.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7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165万元,教学用微机1512台,语音实验室292座,多媒体教室7580座。纸质图书68.8万册,另有电子文献70425册,电子阅览室272座,康巴文献馆特色藏书12861册(函)。教职员工490人,其中专任教师363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1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及以上教师11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学历)以上研究生125人;外籍教师3人。学校的民族性、师范性、地方性特色鲜明,设有藏语文、汉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旅游职业教育、政法、经济管理、环境与生命科学、教育、体育、美术、音乐舞蹈、思政部和预科部等14个教育系(部),在校外建有25个实训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246人。学校将“重道精业、爱我中华、建设康巴”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素质,已培养本专科毕业生20000余人,其中10000余人在藏区服务,多数已成为业务骨干,还有2000多人已提拔到基层领导岗位。 多年来,我校的发展一直受到上级的关心和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川工作时专程来校慰问,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也亲临学校视察,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省教育厅及甘孜州“四大班子”领导多次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为了适应“稳藏安康”及建设“小康甘孜、和谐甘孜、生态甘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004年,州委、州政府在反复认证的基础上,针对康巴地区仅有康定师专一所民族高校的实际,作出了依托我校,筹建本科学院的重大决策;2007年省教育厅将我校升本纳入四川省高校设置“十一五”规划,并纳入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富民安康”工程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