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办学历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始建于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亲自创办并兼任第一任校长。1973年,学校由农垦部划归黑龙江省管理。 学校原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境内,在偏远的边疆农村走过了45年的发展历程。经省政府批准,2003年10月学校整体搬迁至大庆市高新区,实现了办学地理位置的战略性迁移,从根本上消除了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办学区位劣势。 良好的办学条件 目前,我校总占地面积113.50万平方米,校园总建筑面积44.7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8,407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760万元;图书馆藏书137.63万册。 健康的学科发展 我校建有11个学院、1个教学部和1个教学中心,设有39个本科专业、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北大荒农垦集团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在学校。学校建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农业部部属实验室(中心)。学校还开设了23个专科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4,690人,其中研究生304人。 优化的师资结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69人,副教授17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4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04人,正在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10人。 丰硕的科研成果 建校48年来,我校共培养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2万余人,遍布黑龙江垦区和省内外。我校取得科研成果300余项,其中100多项获得国家、省部和厅局级奖励,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我校先后两次获得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两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 广泛的国际交流 我校与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2001年起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开展合作办学。 准确的办学定位 经过48年的发展建设,我校已成为一所以农为主,农、工、理、法、管、经、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 在新世纪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将以积极进取和深化改革的姿态,抢抓迁建和迎评的机遇,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发挥依托垦区、服务垦区的办学特色,以优良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把我校办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新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新时期北大荒精神和八一农大精神的传播基地,为黑龙江垦区及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光荣的办学历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始建于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亲自创办并兼任第一任校长。1973年,学校由农垦部划归黑龙江省管理。 学校原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境内,在偏远的边疆农村走过了45年的发展历程。经省政府批准,2003年10月学校整体搬迁至大庆市高新区,实现了办学地理位置的战略性迁移,从根本上消除了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办学区位劣势。 良好的办学条件 目前,我校总占地面积113.50万平方米,校园总建筑面积44.7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8,407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760万元;图书馆藏书137.63万册。 健康的学科发展 我校建有11个学院、1个教学部和1个教学中心,设有39个本科专业、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北大荒农垦集团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在学校。学校建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农业部部属实验室(中心)。学校还开设了23个专科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4,690人,其中研究生304人。 优化的师资结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69人,副教授17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4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04人,正在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10人。 丰硕的科研成果 建校48年来,我校共培养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2万余人,遍布黑龙江垦区和省内外。我校取得科研成果300余项,其中100多项获得国家、省部和厅局级奖励,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我校先后两次获得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两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 广泛的国际交流 我校与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2001年起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开展合作办学。 准确的办学定位 经过48年的发展建设,我校已成为一所以农为主,农、工、理、法、管、经、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 在新世纪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将以积极进取和深化改革的姿态,抢抓迁建和迎评的机遇,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发挥依托垦区、服务垦区的办学特色,以优良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把我校办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新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新时期北大荒精神和八一农大精神的传播基地,为黑龙江垦区及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