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前身为1939年北洋大学工学院内迁至西昌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距今已近70年的办学历史。2003年5月8日经教育部批准由西昌农业高等专科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设置12个二级学院,另设思想政治教育部和继续教育学院;53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涵盖了理、工、农、管、文、法、教7个学科门类,22个二级学科;4个省级特色专业,农学、彝语言文学学科已取得了副教授评议权;14门省级精品课程,46门院级精品课程。面向全国十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459人,外国留学生18人,成教生8502余人,按教育部各类学生统计折合计算,共14333人。学校占地1851亩,环境优美,已建成园林式生态文化校园,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校舍建筑面积36.76万平方米,分东、南、西、北四个校区,其中南、北校区为主教学区,校本部设在北校区。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320万元,图书馆数字资源量4998GB(其中电子图书985GB;纸质文献152.35万册);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合格实验室;在西昌、攀枝花、成都等地建立了60个实践教学基地。2005年,四川省高校校园网评估获得“优秀”。 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高,结构较为合理。现有教职工10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教授、副教授28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30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州)学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科技拔尖人才18人,被评为“四川省‘十五’教师队伍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师德标兵5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高等院校优秀政工干部、四川省高校优 西昌学院师生精神面貌一览(10张)秀党务工作者、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8人。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学校科研实力较为雄厚。2003年以来,学院承担科研项目395项,投入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获各类科技成果奖230余项,培育作物新品种10余个,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公开发表论文3275篇,出版专著53部,推广科技成果50余项,建立了5个科学研究所。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自2003年以来,有60余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已派出105人次到国外参加学术交流和学习考察;从国内外科研院所聘请176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与美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交流与合作关系。有美国、英国
西昌学院前身为1939年北洋大学工学院内迁至西昌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距今已近70年的办学历史。2003年5月8日经教育部批准由西昌农业高等专科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设置12个二级学院,另设思想政治教育部和继续教育学院;53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涵盖了理、工、农、管、文、法、教7个学科门类,22个二级学科;4个省级特色专业,农学、彝语言文学学科已取得了副教授评议权;14门省级精品课程,46门院级精品课程。面向全国十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459人,外国留学生18人,成教生8502余人,按教育部各类学生统计折合计算,共14333人。学校占地1851亩,环境优美,已建成园林式生态文化校园,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校舍建筑面积36.76万平方米,分东、南、西、北四个校区,其中南、北校区为主教学区,校本部设在北校区。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320万元,图书馆数字资源量4998GB(其中电子图书985GB;纸质文献152.35万册);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合格实验室;在西昌、攀枝花、成都等地建立了60个实践教学基地。2005年,四川省高校校园网评估获得“优秀”。 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高,结构较为合理。现有教职工10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教授、副教授28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30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州)学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科技拔尖人才18人,被评为“四川省‘十五’教师队伍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师德标兵5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高等院校优秀政工干部、四川省高校优 西昌学院师生精神面貌一览(10张)秀党务工作者、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8人。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学校科研实力较为雄厚。2003年以来,学院承担科研项目395项,投入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获各类科技成果奖230余项,培育作物新品种10余个,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公开发表论文3275篇,出版专著53部,推广科技成果50余项,建立了5个科学研究所。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自2003年以来,有60余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已派出105人次到国外参加学术交流和学习考察;从国内外科研院所聘请176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与美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交流与合作关系。有美国、英国、印度、菲律宾等国留学生18人在校就读。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教育外事工作先进单位”。学院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创建了“4+1+1人才培养模式”、“3-4-5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等人才培养模式。 获省级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8项。在全省高校“质量工程”建设中,农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科学专业被评为“四川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作物教研室教学团队、基础生物学教研室教学团队、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团队被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和就业指导。2003年以来,学生共1817人次获36类技能证书,237人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居全省高校前茅;2005年、2008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拓宽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率高,2005-2008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四川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建校以来,学院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富有敬业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他们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骨干,不少人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一些人已成为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院、所的教授 ,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企业家等,特别是学院还培养出了一批在颇具知名度的专业作家、诗人,如彝族作家阿牛木支,青年作家胡万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