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是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普通高校,同时也是国家批准的西北地区唯一一个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主考院校。学校占地1391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现设有基础部、工程技术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一系、经济管理二系、人文科学系、艺术学院、医学护理系、文理学院等9个系(部、院)和工程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艺术研究所、新闻传播研究所及各专业教研室等28个教科研机构。开设22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和30多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多人。学校科学定位发展方向,其发展战略和目标:把学校建设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以工为主的一流应用型普通高校。办学层次定位:着力办好本科、适当发展专科、积极创新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学科专业定位:以工为 主,经、管、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陕西,面向西部, 辐射全国。 校内建有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数控工程训练中心、建筑工程实训中心、汽车工程实训中心和工程坊(综合实训中心)、现代物流中心、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信息中心、数据中心、电视节目制作中心(电视台)筹大型实训中心,其中数控工程训练中心是陕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工程实训中心是陕西省高职高专重点实验室。两个图书馆有藏书212万册(含电子图书),有各类教学仪器设备1亿多元。学校设有职业资格鉴定站,为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提供服务。学校现有教职工1836人,其中专兼职教师1100多名。学校坚持“专家治校,教授治教”的原则,由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省政府高校咨询委员、陕西省教学名师担任各学科带头人。 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社会需求结合;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一、二课堂结合;以德育为首,德与才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上,以“产学合作教学”为主要途径,“校企结合”为主要载体,在教学上推行“学以至真、工以致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教学组织,把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需求,落实到课程体系的支撑上,贯穿到教学实施的全程塑造中,实现多样性和个性化教学。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培养,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突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考”的方针,严格执行“学生行为十不准规范”要求,创办各种学报学刊及校园广播电视台,有近百个学生社团,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文体及学术活动,学习氛围浓郁。 学校重视教学科研工作。2011年,学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9篇,其中中文核心
西京学院是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普通高校,同时也是国家批准的西北地区唯一一个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主考院校。学校占地1391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现设有基础部、工程技术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一系、经济管理二系、人文科学系、艺术学院、医学护理系、文理学院等9个系(部、院)和工程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艺术研究所、新闻传播研究所及各专业教研室等28个教科研机构。开设22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和30多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多人。学校科学定位发展方向,其发展战略和目标:把学校建设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以工为主的一流应用型普通高校。办学层次定位:着力办好本科、适当发展专科、积极创新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学科专业定位:以工为 主,经、管、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陕西,面向西部, 辐射全国。 校内建有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数控工程训练中心、建筑工程实训中心、汽车工程实训中心和工程坊(综合实训中心)、现代物流中心、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信息中心、数据中心、电视节目制作中心(电视台)筹大型实训中心,其中数控工程训练中心是陕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工程实训中心是陕西省高职高专重点实验室。两个图书馆有藏书212万册(含电子图书),有各类教学仪器设备1亿多元。学校设有职业资格鉴定站,为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提供服务。学校现有教职工1836人,其中专兼职教师1100多名。学校坚持“专家治校,教授治教”的原则,由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省政府高校咨询委员、陕西省教学名师担任各学科带头人。 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社会需求结合;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一、二课堂结合;以德育为首,德与才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上,以“产学合作教学”为主要途径,“校企结合”为主要载体,在教学上推行“学以至真、工以致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教学组织,把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需求,落实到课程体系的支撑上,贯穿到教学实施的全程塑造中,实现多样性和个性化教学。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培养,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突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考”的方针,严格执行“学生行为十不准规范”要求,创办各种学报学刊及校园广播电视台,有近百个学生社团,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文体及学术活动,学习氛围浓郁。 学校重视教学科研工作。2011年,学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91篇,三大检索及权威期刊论文24篇,申请专利5项,获得专利授权1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2011年学校作为第一合作研究单位参与立项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种反应堆中子通量密度测量的新方法”和“实用后量子线性公钥加密的错误嵌入与通用构造”,获得纵向科研项目立项12项。2011年参与立项的1项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并积极开展横向合作,分别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华理工大学等单位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学校机电工程系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同时,该系“机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确立为“陕西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被被评为国家及特色专业、土木工程、艺术设计是省级特色专业,数控技术、装潢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省级重点专业。学院现有模拟电子电路、数控技术实训、装饰图案设计、网页设计及制作、会计学原理、土木工程制图6门省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群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另有,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省级优秀教改试点专业1个。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与韩国培材大学设立韩国语教育中心,建立学分互认关系,学生可以赴韩参加升本学习。并与新加坡、法国、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及合作关系。目前,学校已和新加坡科技电子公司、加拿大汤姆逊大学、美国特洛伊大学、韩国培材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现有来自美、澳、加等10多名外教在校任教。海外专家、学者经常来校讲学、交流,先后有100多批海外著名高校、企业及社会团体、个人来校考察访问。 学校积极构建“全员参与就业、全程指导就业、全方位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服务水平。在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建有就业实习基地,积极开展校企联合,以实习带动就业,拓宽就业渠道。近年来,据政府部门统计显示,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2%以上。学院参加了全国高校就业工作会议,并作了典型经验交流报告,2008年,被评为陕西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近20年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学校先后被教育部、人保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校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陕西省平安校园”;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评为“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学校党委被陕西省教育工委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党委”,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信用体系标兵单位”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文明校园”。由于成绩突出,学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原教育部长周济,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等领导同志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赞扬。其办学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等多家中央、地方媒体报道。新时期,学校正在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探索办学特色,加强学科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把学校建成为“全国民办高等强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