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省农业学校、水利学校和省级重点中专陕西省林业学校合并改制而成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历史可追溯至1934年于右任先生和杨虎城将军创建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是我国举办职业教育最早的院校之一。在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八万多名,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2005年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陕西省十佳诚信办学示范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模范职工之家”,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学院党委被评为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委。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计划”首批立项建设的28所学校之一,2009年,顺利通过验收,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年5月,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 学院地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东距西安81千米,西距宝鸡84千米,陇海铁路和西宝高速公路贯通东西,交通便利。学院分南、西、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600亩,其中校园面积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40.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亿元。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室(区、场、基地)188个,校外实训基地163个。图书馆藏书71万册,开通了清华同方和万方资源数据库,建成了图书电子阅览室和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千兆以太校园网。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460名,教职工810名,其中教授33名、副教授169名,具有“双师”素质教师307名。 学院设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机电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旅游与管理系、生物工程系、生态环境工程系、药物工程系、动物工程系、公共课教学部等12个系部和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设有“三农”发展研究所。开设有农、林、水、理、工、管、经济等七大类54个高职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生物技术及应用2个专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园林工程、畜牧兽医、经济管理、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园艺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6个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等四部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省农业学校、水利学校和省级重点中专陕西省林业学校合并改制而成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历史可追溯至1934年于右任先生和杨虎城将军创建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是我国举办职业教育最早的院校之一。在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八万多名,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2005年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陕西省十佳诚信办学示范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模范职工之家”,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学院党委被评为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委。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计划”首批立项建设的28所学校之一,2009年,顺利通过验收,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年5月,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 学院地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东距西安81千米,西距宝鸡84千米,陇海铁路和西宝高速公路贯通东西,交通便利。学院分南、西、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600亩,其中校园面积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40.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亿元。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室(区、场、基地)188个,校外实训基地163个。图书馆藏书71万册,开通了清华同方和万方资源数据库,建成了图书电子阅览室和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千兆以太校园网。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460名,教职工810名,其中教授33名、副教授169名,具有“双师”素质教师307名。 学院设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机电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旅游与管理系、生物工程系、生态环境工程系、药物工程系、动物工程系、公共课教学部等12个系部和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设有“三农”发展研究所。开设有农、林、水、理、工、管、经济等七大类54个高职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生物技术及应用2个专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园林工程、畜牧兽医、经济管理、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园艺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6个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等四部委设立的多项行业工种技能鉴定站和全国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考点,可承担176个职业(工种)技能鉴定任务。 近年来,学院秉承“开拓创新,求实奋进”的校训和“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的办学方针,抢抓职业教育大发展和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机遇,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特色名校四大战略和名牌专业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实训基地工程、教学质量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程、招生就业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文明校园工程等十大工程,办学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平台。学院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创新,共赢共进的原则,与106个县(区)政府、802个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基本形成了紧密合作型、松散结合型、辐射互惠型三级合作联谊圈,共同打造了面向社会、开放式、多功能的职业教育大平台,形成了“专业为纽带,系部抓实施,县乡做协调,需求为基础,学校、企业、政府、学生四方受益”的互惠互利良性机制,探索形成了技术服务型、技能培训型、实验实训型、顶岗实习型、就业基地型等多种互惠合作模式。 以能力为本位,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院依托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突出高职特色,积极开展专业开发、专业调整和专业建设,按照“工作过程导向”和“学习预期成果”的课程建设思路,采取“解构、压缩、精简、整合、拓展”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形成了园艺技术专业“季节分段、工学交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情景化、模块式”、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合格+特长”等适合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院级精品课程50门。近三年学生“双证书”获取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全国高职院校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奖项30多项次。 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互惠多赢中彰显活力。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形成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依托项目建基地,依靠共建基地为平台,创建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的鲜明办学特色,在渭北旱塬彬县、秦巴山区凤县及关中平原杨凌等地建立了11个产学研示范基地,在主动为生产单位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探索出了农业类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五种模式,即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型、经济共同体型、股份合作型和公司带动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学院共承担省(部)和杨凌示范区重点科研推广项目192项,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项、地厅级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院科研项目、经费、奖项等多年来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首位。 建设双师结构、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按照“满足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构建梯队”的思路,采取引、聘、培、奖、管的办法,紧贴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师资队伍补充、淘汰、晋级、奖惩、考评新机制,形成了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先后主、参编正式出版教材479种,公开发表论文16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800多篇。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和省级突出贡献专家、劳动模范3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师德标兵3名,省级职教名师11名。 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思想教育和管理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和“教育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亲情化”的工作思路,实施了专家教授百场报告工程、社会实践育人工程、个性化教育工程、管理育人队伍培训工程、班主任知心工程、社区(公寓)亲情化服务工程等“六大工程”,加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职业技能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按照“以规模增效益,以效益促质量;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稳住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以质量促招生、求发展”的发展思路,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实施“就业指标刚性化、就业任务全员化、就业信息网络化、就业面向社会化、就业重心基层化”措施,考生报考率和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96.84%、96.9%、97.39%,位居全省前列,连年被评为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2009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作了交流发言。2009年11月,学院被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地 点:陕西杨凌示范区渭惠路24号 邮政编码:712100 电 话:029-87083942 87083954 传真:029-87083953 网 址:http://www.ylvt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