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介绍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和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28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2004年11月19日,新校建设破土动工,并于2008年10月基本建成。校园占地面积133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绿化率52%,水域面积8万平方米。新校区及其完善的功能配套设施将成为学校更好地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中国和世界海运事业发展服务的一个新的平台。 学校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点(MBA、EMBA;工程硕士,包括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法律硕士),43个本科专业,15个高职专业。拥有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研究方向)等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航海技术、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2个交通部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5个上海市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国际法学(海商法)、港口机械电子工程),4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轮机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港航电力传动与控制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11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万吨级“育锋”教学实习船,“天鹰”、“天琴”两艘无限航区远洋训练帆艇及29艘水上训练艇。
一、学校介绍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和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28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2004年11月19日,新校建设破土动工,并于2008年10月基本建成。校园占地面积133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绿化率52%,水域面积8万平方米。新校区及其完善的功能配套设施将成为学校更好地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中国和世界海运事业发展服务的一个新的平台。 学校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点(MBA、EMBA;工程硕士,包括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法律硕士),43个本科专业,15个高职专业。拥有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研究方向)等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航海技术、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2个交通部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5个上海市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国际法学(海商法)、港口机械电子工程),4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轮机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港航电力传动与控制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11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万吨级“育锋”教学实习船,“天鹰”、“天琴”两艘无限航区远洋训练帆艇及29艘水上训练艇。